登 录 注 册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重在进课堂

时间:2018-08-10    
分享到: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健康素养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出发,探讨如何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的主导作用,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提升其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指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对于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帮助其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保障。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中医药,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长远影响。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国家政策导向创造了有利条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指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创设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氛围。

  课程实践提供了现实范本。目前,在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期,全国各大省市都在不断地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适宜路径。据2017年度公开报道数据表明,北京市有近9万名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一些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也结合自身地域中医药文化特色,开设了中医药文化特色启蒙教育课程。已有的课堂教学实践大都依托课堂教学,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合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授、中医药特色实践活动等形成多维立体教学模式。

  中医药具有文化、医学等多重属性。因此,要从思维层面、理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当中,单纯依靠一些形式上的、短时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是行不通的。只有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系统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课堂,才能真正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到实处。

  “中医+”思维创设了可行路径。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创造性运用“中医+”思维,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相结合的灵活模式。所谓“中医课程”,即是采用“中医课程+”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知识以一门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目前,北京、上海等都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药课堂教育体系。所谓“课程中医”,即是采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充分融入国学、语文、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律、体育、生理卫生及其他健康教育等各门课程当中。

  全国各地区的中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灵活选择“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的方式,渐进性地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比如,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且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采用“中医课程”的整体嵌入模式;而目前这块工作相对滞后且师资队伍较为匮乏的地区和学校,就可以采取“课程中医”的局部嵌入模式进行试点。

  处理好教材编写中的十个关系

  推进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课堂,涉及四个重要环节,即教学目的、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必须服务于上述四个环节。具体而言,即是确保编写目的服务于教学目的,编写内容服务于教学主体,编写体例服务于教学过程,编写体系服务于教学评价。要做到“四个确保”,就必须在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处理好十个关系。

  第一,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活水源泉。中医药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统一性。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哲学智慧和伦理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两者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在进中小学这一问题上,两者既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又可以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素质教育。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可以定位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中医药文化的“双创”工作,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帮助广大青少年拓宽认识,健康身心,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第二,文化认同与知识传授的关系。我们要树立对中医药学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即是要正确认识中医药的文化属性和科学属性,在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双重培养,两者不可偏废。

  因此,我们的编写目的就应该辐射如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播中医药文化,提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喜爱和自豪感,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增进爱国主义情怀;二是通过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情感熏陶和素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通过传承中医药基本理念,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学习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分析、解决客观问题;四是通过传授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与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关的中医防病治病知识,提高其自身健康管理能力;五是要激发一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志向和理想。

  第三,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与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关系。目前,教育部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以校外治理规范、校内提质增效为重点,切实提高学校育人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

  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课堂的一个基本定位是帮忙不添乱、减负不加负,最好的期待是能够发挥补位作用,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补充和组成部分,为提升中小学素质教育增添一抹新色和亮色。要达到这个目的和效果,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就特别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即体量适度与教学灵活。体量控制在2个学期共计32~36学时为宜,而教学内容则要采取单元式、专题式组合,充分尊重教学实施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单元的自选与组合创造条件,实现“点菜式”教与学。

  第四,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与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关系。中医药文化进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于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家长。事实上,所谓“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依赖的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力量,只有解决了受众的需求,这个推动才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主要需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进基本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管理能力,自觉地将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起居、饮食、情志、运动当中;二是感受中医药文化熏陶,影响思维方式和情感认识,促进个人的人格完善与身心和谐;三是学习中医药独特思维方式,增强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那么,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就要积极回应这些现实需求,才能真正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增进国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实效。

  第五,中医药文化进课堂与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关系。中医药文化知识课程的教师队伍问题,是制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重要因素。要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和中医药文化知识素养问题。只有授课老师做到了“识中医”“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才能充分保障和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得较早和较好的省市,在中医药文化知识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起来,主要是两条路径:一是加强对本校教师资源的培训,组织专门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及中小学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二是通过中小学与地方中医药大学、科研院所或者中医医院合作的方式,聘请专家队伍开展课堂教学。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既需要基础教育和中医药队伍两支队伍协同作战,而培养一支既懂基础教育又懂中医药知识的教师队伍便是当务之急。短期培训无法真正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而外请的中医药专家团队又不能充分适应基础教育的规律。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医药文化进课堂,首先就要保证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对于传授主体的适用性。同时,要开展对教材的专门培训,采用教学光碟、慕课、微课等载体,结合现场教学、网络教学、体验式教学、小组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第六,系统性和必要性的关系。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知识面广、系统性强,涉及文化常识、价值观念、经典著作、基本理念、诊疗思维、方剂、中药、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在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抓住必要性而不囿于系统性。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和身心需求,依据必要性、可及性、实用性3个维度,来把握好内容的取舍。既要保证中医药文化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基本知识有所体现,又要充分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求。

  第七,规范性和通俗性的关系。中医药文化进课堂,要充分体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总的原则是要采用中学生能够接受和喜爱的语言编写,传播规范性、科学性的知识。规范性指要组织中医药领域和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团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进行反复的严格把关和审核。通俗性则要在三个结合上做文章、下功夫,即要充分结合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要充分结合当下中小学生对健康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需求,要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第八,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首先重在传承,重在对我国数千年的原创性医学经验成果的认识与传承。因此,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要做的不是内容的创新,而是选取合理的内容,在表述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来实现创新和突破。尤其要充分关注到多媒体、融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加强与中小学专家团队的沟通,必要时可以深入中小学进行调研,充分听取对于编写体例的意见,在把握住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做好形式和方法的创新。

  第九,中学与小学之间的关系。正如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写,要坚持以中小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那么中医药文化课程的教学评价也要坚持以需求是否满足为导向。中学与小学是个体两个跨越性的发展阶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无论认知能力、思维方式、情感特点、社会能力、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对人才培养本质需求的差异。而两者的联系又体现在知识结构的衔接、思维方式的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的形塑等多种层面。

  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应当作为中医药文化知识教材编写的内隐线索。比如,同样是对待身体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侧重的是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理解身体不断发出的信号,培养一种解决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知识。而对于中学生而言,则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成熟,更多地侧重于中医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的学习,发掘中医药资源在生命健康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方面的作用。

  第十,课程考核与结果运用的关系。中医药文化知识课程如何考核,是一个关注、讨论了多年的问题,不同省市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也有不同的方式。对于中医药文化知识课程的考核和结果运用,要充分考虑“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初心和归宿,要避免一刀切、指标化等操之过急的心理。可以尝试采取多维考核评价机制,围绕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测评、中小学生体质测评以及教学管理者、家长及其他社会层面的反馈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弹性考核。


X
  • 姓 名:
  • 证件号:

如您是本站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