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履行国际义务,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药在援助国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是最具中国元素的形象标签和身份名片,对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彰显中华文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中医药走出国门,是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健康共同体的必然路径。
把中医药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文化具有更持久、更深沉、更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征程中,依靠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中国形象、减少利益分歧、赢得世界认同,符合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中医药不仅具备解决病疾、守护健康的实用价值,更因其蕴含深刻的文化积淀,使其具备产生文化认同、凝聚文明共识的独特价值。在疫情中,路透社走访纽约多家中药房后发现,纽约市市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暴增,金银花、桂枝等草药畅销,部分药材出现脱销情况。3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中医专家与美国同行们分享交流中医药抗疫经验,吸引了全球超500万人收看。在世界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之际,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世界抗疫中的作用,加快向国外输出中医药,造福世界人民健康,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增进国际认同提供坚强支撑。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国际抗疫中的作用。国外的中医诊所问诊人数急剧增加,中医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药走出去是建立在中医药疗效的基础上,要通过技术、设备、中药物资和人员的援助,积极支援国际社会抗疫,减少重症转化率、提高治愈率,通过独特疗效来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要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部署,建好若干个中医药海外中心,积极协助国外政府、社区、企业等参与抗疫,在维护世界人民健康中彰显中华文明、展示大国形象,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国际科普活动。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数千年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隐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心理密码。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理解并认同中医药文化,需要走过一条漫长的道路。要加强中医药经典理论的翻译和推介工作,全面准确地译介中医药经典古籍,并通过制作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短视频,利用新媒体加强传播,使国外民众逐渐接纳中医药文化精髓。要充分发挥国外中国留学生的作用,以“现身说法”的方式介绍中医药文化内涵。要积极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通过中医药文化讲座、研讨、体验等方式,吸引当地民众体验推拿按摩、针灸、识别草药、耳穴疗法、太极拳等,感受中医药的疗效和魅力。
构建政企合作的中医药文化输出机制。 要发挥政府、企业的作用,合力构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机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既要遵循国际标准、又要建立中国标准,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医药标准,加强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积极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可控、持续供给,保障药物疗效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要激发中医药企业走出海外的积极性,抓住“一带一路”宝贵契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中医药海外贸易。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将更多高科技运用于中医药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坚持数据说话、疗效至上,提高中医药在维系人类健康中的话语权和信任感。
中医药作为文化互鉴、文明共享的有效载体,不仅可以惠及世界人民的健康,还对中国赢得世界认同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为人类健康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创造了一次难得机遇,要加快中医药走出国门的步伐,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注入中医药的力量。(刘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