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录 注 册
 

聚焦前线丨中西医调理重症有优势显神奇

时间:2020-03-02    
分享到:

  每天早上8点,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武汉市汉口医院的医生都会准时出现在汉口医院的更衣区里。经过严谨复杂的“包装”,他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隔离衣,拎着装满中药颗粒的袋子走进隔离病区查房。

  汉口医院并非广东中医人的“主战场”,这里的病区主要由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几支西医医疗队负责。受到“战友”的请求,2月10日,广东省中医院医疗队调集队员开始在汉口医院协同西医专家一起查房。为了方便互相辨认,大家会在防护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还在名字旁边加上两个大字——中医。6名中医加入汉口医院医疗队伍后,很快成为这里许多患者“心心念念”的“不可或缺”。

  2月27日,记者跟随广东医疗队的医生走进汉口医院呼吸6病区,聆听患者讲述患病经历,见证中西医协同之下,医患共同战“疫”的故事。

  “千万别减我的中药!”

  呼吸6病区46床周阿姨入院时病情危急,喘促乏力,血氧饱和度很低。“第一天查房时,她倦卧在床上,床边竖立2个“大炮筒”(氧气瓶),床头的监护仪显示双通道7L/min吸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才85%。”第一次见到46床的患者,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颜芳印象深刻,“她把头侧歪在一边,完全没有力气跟我们说话。周阿姨的女儿告诉我们,妈妈现在觉得很辛苦,有些心灰意冷。不一定会吃我们开的中药。”

  就在颜芳跟周阿姨的女儿了解情况时,周阿姨挣扎着转过头来,打断了女儿的话,说:“我吃,试试中药吧。”

  当颜芳第二天再次查房时,周阿姨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她自己告诉我们第一天服用中药后的感受,觉得有点精神了,气也开始顺了,身体开始转暖。”颜芳在日志里记录下周阿姨每一天的病情变化。第三天,周阿姨排痰量开始增多,胃口也有改善;第四天,已经5天没有解大便的周阿姨开始排便;第五天,查房时,大家一眼就看见周阿姨床边监护仪显示的血氧饱和度是100%,而且床边的“大炮筒”已经从两个减为一个。

  周阿姨的病开始一天天好转,周阿姨提出一个请求:“千万别减我的中药!”

  周阿姨退休前是汉口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对中医有一些认识。“我信任中医,觉得中医会有办法。吃了中药第二天我就觉得不那么冷了,舒服一些。”入院十几天后,周阿姨病床旁高大的蓝色氧气瓶已经换成了一个小制氧机,她已经可以与人对话20多分钟,没有明显气喘不适。回忆起自己入院的经历,周阿姨仍然情绪激动:“我当时电解质紊乱,感觉自己心要跳出来了,要别人抬着我走。能有今天,都是靠这些医务人员,中西医一起救了我的命。”

  周阿姨并非个例。目前,在中医参与的汉口医院隔离病区里,不时有即将出院的患者争着向医生要中药。问起服用中药后的感觉,患者们用的最多的词就是“舒服”。

  “中西医两套医学结合正是我们国家医疗的优势所在,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新冠肺炎是一种来势凶猛的传染性疾病,但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的修复能力是康复的主要条件,这离不开西医生命体征支持、抗感染抗炎等对症处理;也同时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针药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专家邹旭说。

  几根银针解急症

  “来武汉之前,我们也不能十分确定治法和疗效。来到武汉见到病人,通过实践表明,突发新冠肺炎的调理并没有脱离中医经典范畴,按照我们的思路,患者的反馈非常好,这也给了我们很大鼓舞。”颜芳说。但开始的几天,他们也面临过质疑和不配合,“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怎么中医也来查房?有的患者能欣然接受,有的患者则半信半疑,甚至直接拒绝服用中药。这些我们都能理解。”

  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也会出现分歧。一次,一位患者在用中药后出现大面积皮疹。“西医同行怀疑是用药过敏。”但颜芳在切脉后对这位患者的状况非常有信心,“患者脉象明显比之前稳了,我们分析认为出皮疹是好事,在排毒。”事实证明了颜芳的判断,停药观察三天后,这名患者在皮疹消失的同时,原有顽固性的剧烈咳嗽也明显缓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一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调理后,病情逐渐改善,有的符合出院标准已经出院,大家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2月15日,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专家邹旭一行到汉口医院呼吸1区开展中医查房时,遇到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气促、烦躁,呼吸困难。广东医疗队医生立即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当时患者大汗淋漓、烦躁,气促,难以配合呼吸机,呼吸30~40次/分,血氧饱和度59%,心率130~140次/分,病情岌岌可危。

  邹旭立即取出针灸针,在患者双下肢的两个穴位施针,一边安抚患者,一边捻转着细针,患者的烦躁情绪慢慢地得到缓解,邹旭又在患者双上肢的两个穴位予以施针,10多分钟后患者逐渐安静下来,生命体征渐趋稳定,呼吸频率降至25次/分,心率也下降到90次/分,外周血氧上升到80%以上。又过了30分钟,血氧升至90%以上。广东省医疗队队员、呼吸科舒医生说,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难以相信,这几根细针在西医呼吸循环支持基础下,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医的确有独特的效果。

  中西医加强沟通打通“堵点”

  2月26日,广东省援助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医疗队专家与广东省中医医疗队举行研讨会,围绕新冠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展开探讨。

  邹旭认为,群众对中医药认可度高,中西医协同运作普遍,沟通交流顺畅,这些因素都为广东队中西医协同配合“战疫”打下基础。在此次疫情防控实践中,中医药在早中期的及时干预和恢复期的独特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危重症的救治中,中医药同样有发挥的舞台,中西医协同,一切为了患者康复,一切为了最终的胜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认为,中西医需要更好的对话基础。要创造条件,让中西医增进了解、加强沟通,才能在协作中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双方优势作用。

  然而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与中医药深度介入新冠肺炎诊疗全过程仍然存在一些“堵点”问题,比如一些医院中药房不达标、中医师作用未充分发挥等。个别地方甚至还曾出现中药断供现象。“药物的确是我们一线中医面临的一个难题,有些病人的症状我们本可以通过加减一两味药来调整,但因为前线条件有限,最后只好通过不同颗粒剂互相组合的方式给药,给诊疗开方增加了不小难度。”颜芳说。

  要确保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新冠肺炎救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对定点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强调定点医院要建立中西医结合会诊巡诊制度,完善中西医结合机制,逐步优化诊疗方案,统筹调配足够的中医资源,加强中药配备等保障,满足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需求。

  “现在情况越来越好了,6病区的病床已经空出近三分之一。我们大家再一起努把力,相信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颜芳说,他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病人都能早日康复,医疗队早日回家。(本报记者 罗乃莹)


X
  • 姓 名:
  • 证件号:

如您是本站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